|
余年七十輒和樂天詩以自廣 / 作者:吳芾 |
已是年齡及七旬,田園稍給未全貧。
兒孫初識傳儒業(yè),世俗還稱作貴人。
門外湖山渾可樂,沙頭鷗鷺更相親。
莫將塵事干吾慮,已向君王乞此身。
|
|
余年七十輒和樂天詩以自廣解釋: 《余年七十輒和樂天詩以自廣》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七旬高齡時的心境和生活態(tài)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
已經(jīng)度過七十年,雖然農(nóng)田稍微有些不足,但并未完全貧困。子孫初步了解了儒家學(xué)說,社會上也稱我為貴人。門外的湖山景色令人愉悅,沙灘上的海鷗和鷺鳥相互親近。我不再為塵世的瑣事而憂慮,已向君王乞求了這一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吳芾七旬高齡時的寧靜和豁達心境。他在詩中并未抱怨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不完美,而是以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生活。盡管農(nóng)田收成不足,但他并未完全陷入貧困之中。他的子孫開始學(xué)習(xí)儒家的經(jīng)典,社會上也對他給予了一定的尊重和稱呼。他對自然的景色,如門外的湖山和沙灘上的鳥類互動,感到愉悅和滿足。他拋開了塵世的紛擾,不再為瑣事而煩惱,而是尋求心靈的寧靜和自在。最后,他向君王乞求了一個寧靜的晚年,表達了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展示了吳芾在七旬高齡時的生活態(tài)度和心境,以及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豁達心境,他傳達了一種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理解,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