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嘲欽師 / 作者:吳芾 |
師與予心總愛山,從來已許伴予閒。
若為一出俄經月,卻戀塵凡未肯還。
|
|
嘲欽師解釋: 《嘲欽師》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詩人表達了與欽師(指尊敬的老師)之間的情感糾葛,以及對山水和塵凡世俗的矛盾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師與我心總愛山,
從來就答應與我閑。
若為一出現在月中,
卻戀塵凡未肯回還。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內心對山水的鐘愛,以及對師生關系中情感的思考。詩人深愛著山水之美,與欽師的心靈相通,希望與師共同欣賞山水之間的寧靜與美好。然而,詩人意識到自己與塵凡世俗的聯系,使他無法完全投入到山水之中。當他身臨月光下的山水之境時,雖然內心依然留戀塵凡的世界,不愿意徹底離開。這種矛盾感受使詩人在山水與塵凡之間猶豫不決。
詩中運用了山水與月光的意象,山水象征著高遠、寧靜和純凈,而月光則象征著明亮、溫柔和寂靜。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山水、月光相結合,表達了內心的矛盾與糾結。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他在塵凡世俗間糾結的心態。這種糾葛與矛盾感使詩詞充滿了情感的張力和思考的深度,給讀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