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謝凈安二首 / 作者:吳芾 |
場屋聲名久,簪紳譽亡命優。
心雖馳北闕,化止被南州。
緬想生無憾,猶憐志未酬。
庭階有蘭玉,身后復何憂。
|
|
挽謝凈安二首解釋: 《挽謝凈安二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場屋聲名久,
簪紳譽亡命優。
心雖馳北闕,
化止被南州。
緬想生無憾,
猶憐志未酬。
庭階有蘭玉,
身后復何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挽悼的方式表達了對謝凈安的懷念之情。謝凈安是吳芾的朋友,詩中表達了對他過去的榮譽和聲望的回憶,以及對他逝去的優秀才華的懷念。
第一句詩描繪了謝凈安在官場上的聲名已久,意味著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和聲望。第二句詩中,簪紳是指官員,而"譽亡命優"意味著謝凈安已經離開了世俗的權力之地,但在人們心中仍保持著高尚的聲譽。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第三句詩中,詩人的心雖然渴望向北方的朝廷進謁,但他卻被困在南方的州府無法實現他的雄心壯志。第四句詩中的"化止"意味著被困住,無法前行。
第五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謝凈安生前的回憶,他認為謝凈安的一生沒有遺憾,對此深感緬懷。第六句詩中的"志未酬"則指詩人對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尚未實現,仍未得到回報。
最后兩句詩中,庭階有蘭玉是指詩人身邊有優秀的人才,使他感到欣慰和安慰。"身后復何憂"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未來和境遇的無所畏懼。
整首詩通過對謝凈安的挽悼,抒發了詩人對友人過去的榮譽和聲望的懷念,以及對自己理想未酬的悲憤之情。詩中運用了官場和人生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現實和命運的思考。同時,通過描繪庭階有蘭玉和身后無憂,詩人也表達了對人生中希望和慰藉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