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荊山寺 / 作者:吳芾 |
道左逢幽寺,巍然氣象新。
泉聲長繞舍,山色欲侵人。
疏牖時穿竹,虛堂不染塵。
老僧仍好事,不厭客來頻。
|
|
游荊山寺解釋: 《游荊山寺》是宋代文人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左逢幽寺,巍然氣象新。
泉聲長繞舍,山色欲侵人。
疏牖時穿竹,虛堂不染塵。
老僧仍好事,不厭客來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覽荊山寺的情景。道路旁邊出現了一座幽靜的寺廟,它巍峨挺拔,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氣象。清澈的泉水聲長久地繞著寺廟舍院流動,山色也漸漸侵入人們的視野。敞開的窗戶時不時穿過竹林,虛空的堂宇沒有被塵埃所污染。老僧依然喜歡做好事,對于頻繁的客人也不感厭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祥和的景象,展示了山寺的自然與人文之美。吳芾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寺廟的境界。詩中的"道左逢幽寺"表達了作者偶然發現這座幽靜寺廟的情景,給人一種意外的驚喜。"巍然氣象新"形容了寺廟高大挺拔的氣勢,顯示出它的莊嚴和神圣。
泉聲長繞舍,山色欲侵人"描繪了泉水長久地環繞著寺廟,山色也逐漸融入人們的視野,給人一種寧靜和恬淡的感覺。"疏牖時穿竹,虛堂不染塵"表現了窗戶透過竹林,讓清新的空氣和自然之美進入寺廟,而虛空的堂宇則保持純凈無塵,體現了寺廟的寧靜和清凈。
最后兩句"老僧仍好事,不厭客來頻"表達了寺廟中的老僧依然樂于行善,并對頻繁的客人表示歡迎。這種善良和寬容的態度展示了寺廟的人文關懷和溫暖之處。
整首詩意境明朗,語言簡潔,通過描繪寺廟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圍,展現了寧靜、恬淡、清凈的寺廟風貌,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與祥和的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