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梅 / 作者:吳芾 |
不傍茅檐便竹籬,初開猶未許人知。
一枝到手春雖淺,肯負花前金屈卮。
|
|
折梅解釋: 《折梅》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春天折梅花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依偎茅草的屋檐而是籬笆旁,初次綻放的梅花仍未被人所知。一枝梅花握在手中,盡管春天還不深,也不愿辜負花前的美景。
詩意:
這首詩詞以折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作者折梅的情景,表達了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詩中的梅花作為春天的象征,代表了希望和新生,同時也寄托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憧憬和追求。
賞析:
《折梅》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折梅花的情景,展現出作者對自然美的敏感和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詩中的"茅檐"和"竹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梅花的獨特之處。梅花初開,還未引起人們的注意,這種隱匿的美麗更加令人著迷。詩中的"金屈卮"是指古代盛酒的器皿,這里用來比喻美麗的梅花。作者表示,即使只折得一枝梅花,也不愿辜負這美麗的景象。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和美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獨特、隱匿之美的追求。通過對折梅的描寫,將自然景物與人情感巧妙地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情感真摯,是一首充滿生命力和詩意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