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夜見月 / 作者:吳芾 |
連宵待月屢登城,特地遮藏不肯明。
過了佳辰方皎潔,嫦娥何事太無情。
|
|
十六夜見月解釋: 《十六夜見月》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續幾個夜晚,我一直等待月亮升起,卻故意用云遮掩,不讓它明亮。直到佳辰過去,月亮才顯得明亮皎潔。嫦娥啊,你為何如此冷漠無情呢?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夜晚觀賞月亮為主題,表達了作者欣賞月亮的情感和對嫦娥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月亮的描繪和對嫦娥的呼喚,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寂寞和追求美好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月亮的期盼和贊美。作者在連續幾個夜晚都等待月亮升起,但卻故意用云遮掩,不讓月亮明亮。這種遮掩的行為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和浪漫氛圍。直到佳辰過去,月亮才顯得明亮皎潔。這里的"佳辰"指的是時間的過去,也可以理解為美好時光的流逝。最后兩句"嫦娥何事太無情"表達了作者對嫦娥的思念和對她冷漠無情的感嘆。嫦娥是傳說中的仙女,被流放到月宮中,與世隔絕。通過嫦娥,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寂寞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描寫月亮為主線,通過對月亮的描繪和對嫦娥的呼喚,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同時,詩詞運用了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意象,給人以浪漫、虛幻的感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詩詞傳遞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