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霍光 / 作者:李呂 |
官安胥飲貴仍驕,父子同誅韙孝昭。
博陸時方專國柄,濟陰早已被弓弨。
老妻安得謀靈嫗,劣女剛將冠內貂。
白云副封奇禍作,后車傾覆更蕭條。
|
|
吊霍光解釋: 《吊霍光》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吊霍光
官安胥飲貴仍驕,
父子同誅韙孝昭。
博陸時方專國柄,
濟陰早已被弓弨。
老妻安得謀靈嫗,
劣女剛將冠內貂。
白云副封奇禍作,
后車傾覆更蕭條。
譯文:
官職安穩的人沉溺于享樂,仍然自滿自足,
父子倆一起被罪行所誅殺,可憐的孝昭。
博陸時任專權之臣,掌握國家的權柄,
濟陰早已經被弓箭所攻陷,形勢已經十分困難。
老妻如何能策劃出解救靈嫗的計策呢,
不稱職的女兒剛剛戴上了內部貴族的貂皮帽。
白云似乎帶來了奇異的禍患,
后座的車子翻倒,情況更加凄涼。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悲涼的筆調描繪了一個充滿挫折和不幸的時期。作者通過對官員、家族和社會的描繪,展現了那個時代的黑暗和腐敗。官員們貪圖享樂,自滿自足,失去了為人民服務的初衷,最終遭到了殘酷的懲罰。父子倆被處以死刑,孝昭的悲劇凸顯了社會道德的淪喪。
詩中提到的博陸時,是指當時的權臣博德。他專權擅權,掌握國家的柄權,卻沒有將權力用于為國家和人民謀福利,而是濫用職權,導致國家陷入危機。濟陰早已被弓箭攻陷,暗示國家已經遭受了外敵的侵略和內亂的困擾,形勢嚴峻。
詩中還描寫了老妻和劣女,通過這兩個形象展現了家庭和婚姻的困境。老妻無法想出解救靈嫗的計策,顯示了智慧和權謀的無力。劣女戴上內部貴族的貂皮帽,暗示了家族內部的腐敗和道德敗壞。
最后兩句詩以白云副封和后車傾覆的意象展示了禍患的來臨和社會的衰敗。白云副封表明了禍患的突然降臨和意料之外的災難。后車傾覆則象征著社會秩序的崩潰和人們的困境。整首詩詞以悲憤的語言,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公,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道德敗壞的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