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諸公古風有感而和 / 作者:李呂 |
吾慕嚴子陵,躬耕寄事外。
弗聽有道舉,安得從郭泰。
恥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帶。
三賢甘寂寞,舉世惜機會。
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塵蓋。
洗耳潁陽水,要使聞清籟。
紛紛難與言,簡篇猶可賴。
|
|
見諸公古風有感而和解釋: 《見諸公古風有感而和》是宋代李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敬佩嚴子陵,自己務農事外。
不聽取有道之言,怎能追隨郭泰。
恥于因為五斗粟而束縛自己,陶令(指陶淵明)腰間束著的帶子。
三位賢人甘愿寂寞,全世界卻珍惜機會。
我的內心本來就是通明的,不愿讓客觀的塵埃掩蓋它。
我要用潁陽的水洗凈耳朵,讓它能聽到清脆的音樂。
紛紛復雜的事物難以言表,但簡單的詩篇仍然令人贊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嚴子陵的敬佩和對自身追求的態度。作者崇尚自力更生、勤勞務農的精神,不愿被外界的功名利祿所迷惑,而是希望追隨有道之人,尋求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作者深感恥辱于被物質財富束縛,因此崇尚陶淵明的簡樸生活方式。他也贊美三位賢人的堅守和寂寞,認為他們能夠看透世俗的機會,保持內心的清明和通達。最后,作者希望通過洗耳聽清音樂的比喻,凈化自己的心靈,超脫塵世之累,以簡潔的詩篇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真正價值的追求和對名利的淡泊態度。作者借嚴子陵、郭泰、陶淵明等歷史人物的形象,展現了自己追求精神境界和內心自由的理想。通過對三位賢人的贊美,強調了寂寞與機會之間的選擇,以及內心清明與外界誘惑之間的沖突。最后,作者以洗耳聽清音樂的意象,表達了凈化內心、追求真善美的愿望。整首詩詞簡練而富有哲理,通過對比和比喻,展示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