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吳微仲常齋 / 作者:李呂 |
人心非無常,自為外物禁。
喜怒烈火熾,寵辱铦鋒森。
從茲失本然,至理而浮沉。
達人解其會,魔軍詎能侵。
盤石可轉移,明月猶晴陰。
卓然有所立,此道古與今。
顏淵無終食,隈子不動心。
充君名齋志,前修端可尋。
|
|
題吳微仲常齋解釋: 《題吳微仲常齋》是宋代李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人心并非沒有變化,卻自己限制了外在的誘惑。
喜怒激烈如燃燒的火,寵辱如铦鋒交替。
從此失去了本真的自我,沉浮在世間的至理之中。
有智慧的人能夠理解其中的奧妙,邪惡的力量又能侵犯嗎?
堅如盤石的信念是可以轉移的,明亮的月光也會有陰暗的時刻。
堅定地立于這條道路上,這是古往今來的智慧。
像顏淵那樣不辭辛苦,像隈子那樣不動心神。
填滿君子名士齋室的志向,前輩的修行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世間的境遇和內心的掙扎。詩人認為人心并非一成不變,但是我們自己卻限制了外在事物對我們的影響。詩中喜怒、寵辱的描繪,表達了人情世故的復雜性和變幻莫測的性質。
詩人認為,人們容易迷失自我的本真,被世俗的利益所困擾,無法真正理解世間的至理。然而,有些達人能夠洞察其中的奧妙,他們的智慧使得邪惡的力量無法侵犯。詩中提到的盤石可轉移和明月的晴陰,表達了信念和光明也會面臨考驗和困難的觀點。
最后,詩人引用了顏淵和隈子的典故,來表達對于堅持不懈和淡泊名利的推崇。他認為,只有具備這種品質的人才能在修行中找到前輩留下的智慧的蛛絲馬跡。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人心的變化和世間的紛擾,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內心本真和智慧的思考。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清新風格和對于人生境遇的獨特見解,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