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黃象之韻 / 作者:李呂 |
疏山元是讀書山,相望麻姑舊醮壇。
梵剎雄夸今日勝,隱居誰作故人看。
閒隨米運川涂迥,喜入林亭境界寬。
我已經營謝公屐,竚君好去九遷官。
|
|
次黃象之韻解釋: 《次黃象之韻》是宋代李呂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水景致,以及作者對于友人離去的祝福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疏山元是讀書山,
相望麻姑舊醮壇。
梵剎雄夸今日勝,
隱居誰作故人看。
閒隨米運川涂迥,
喜入林亭境界寬。
我已經營謝公屐,
竚君好去九遷官。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于山水景致的贊美,同時也抒發了對離去的友人的祝福之情。
首先,疏山被稱為讀書山,可能是因為山上環境幽靜,適合讀書,也可能是因為山上有一些古代的讀書場所。接著,詩中提到了麻姑舊醮壇,這是一個古老的祭祀場所,與山相望,給人一種宗教與山水相融的感覺。
然后,詩中描述了一座梵剎(佛寺),并稱贊它在今天的勝過之處。這表明梵剎在景觀上的壯麗和莊嚴,讓作者感到驚嘆。接下來,作者提到了隱居之人,問道誰會欣賞這美景。
接著,詩中出現了米運川涂和林亭,這些景物給人一種寧靜和寬廣的感覺。米運川涂可能指的是一片農田,而林亭則是一處林中的亭子。這些景致讓作者感到愉悅和滿足。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祝福。作者自稱已經營謝公屐,可能是指作者已經準備好迎接友人的到來。而友人則被稱為竚君,并祝愿他在未來的官職晉升中順利。
整首詩詞以描繪山水景致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友人的祝福,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友情的真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