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四一侄見贈筇竹杖以詩謝之 / 作者:李呂 |
常瞻南極畫圖中,壽相偏宜九節筇。
珍重阿戎來寄我,慚無林下老仙風。
|
|
千四一侄見贈筇竹杖以詩謝之解釋: 《千四一侄見贈筇竹杖以詩謝之》是李呂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常常觀看南極畫圖中,壽命之相特別適宜九節的筇竹。珍重的阿戎將此送給我,我感到慚愧,沒有像林下的老仙人那樣風雅。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李呂對一根筇竹杖的贊美和感激之情。他在南極畫圖中常常觀賞到壽命長久的九節筇竹,而他的侄子阿戎特意將一根筇竹杖送給了他。詩人感到慚愧的是,自己沒有達到林下老仙人那種深居簡出、超脫塵世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筇竹杖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界的思考和自省。筇竹杖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境界,寓意著長壽和堅貞不屈。詩人通過觀賞南極畫圖中的九節筇竹,感受到了其中的神奇和美妙,因此對筇竹杖充滿了敬意和珍重之情。
詩中的"阿戎"是詩人的侄子,他將這根筇竹杖送給了詩人,表達了他對詩人的尊敬和情誼。然而,詩人在接受這份禮物時,卻感到自愧不如,覺得自己還沒有達到林下老仙人的境界,沒有修煉出老仙風的風雅和超脫。這種自責和自省反映了詩人對自身修養和境界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高尚品質的追求和向往。
這首詩通過對筇竹杖的贊美和自省,展示了詩人李呂對高尚品質和境界的追求。詩人通過觀賞自然景物,思考自身的修養和境界,表達了對高尚美德的向往和對自身不足的自責。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筇竹杖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高尚品質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自身修養的反思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