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徐孺子亭 / 作者:李呂 |
昔賢久矣埋黃土,獨有清風翳環堵。
曾將一束奠生芻,今與游人鬧歌舞。
|
|
登徐孺子亭解釋: 《登徐孺子亭》是宋代詩人李呂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風景如畫的場景,同時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現實的感慨。
詩中的"賢人"指過去的偉人,他們的事跡已經深深地埋葬在黃土之下,不再有人提及。然而,清風仍然繞著這座孺子亭飄蕩,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那些賢人的故事。這清風猶如一道幕簾,將孺子亭隔絕在外界的喧囂之外,使其成為一個寧靜的地方。
詩中提到"奠生芻",意味著過去曾經有人在這里供奉過一束鮮花和玉米穗,向那些賢人致敬。然而,現在孺子亭已經成為了游人們的嬉戲之地,歌舞聲此起彼伏,與當初的肅穆截然不同。
這首詩意味深長,通過描繪孺子亭的變遷,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現實的感慨。賢人們的功績已經逝去,他們的故事已經被遺忘,只有清風還在默默地訴說。曾經的肅穆場所變成了游人嬉戲的地方,歷史的莊嚴和現實的輕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的對照,展現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深刻感慨。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比,傳達出了作者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和感慨,顯示了他對逝去時光的敬仰和對現實的反思。這種表達方式使得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也能夠從中獲得對人生和歷史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