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胥引 / 作者:楊澤民 |
征車將動,愁不成歌,對顰翠葉。
靜掩蘭房,香鋪臥鴨煙罷唼。
別后羞看霓裳,更把箏休軋。
頻數更籌,乍寒孤枕偏怯。
嘗為霜髭,弄纖纖、向人輕鑷。
舊詞新句,幽窗時時并閱。
藥餌衣衾,愁頓放、一番行篋。
朝晚歸家,又煩春筍重疊。
|
|
華胥引解釋: 《華胥引》是宋代楊澤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征車將動,愁不成歌,
對顰翠葉。靜掩蘭房,
香鋪臥鴨煙罷唼。
別后羞看霓裳,
更把箏休軋。
頻數更籌,乍寒孤枕偏怯。
嘗為霜髭,弄纖纖、向人輕鑷。
舊詞新句,幽窗時時并閱。
藥餌衣衾,愁頓放、一番行篋。
朝晚歸家,又煩春筍重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征車即將啟程,但內心的愁緒無法轉化為歌聲。詩人對著低垂的翠葉發出嘆息。他安靜地關閉了蘭房的門,躺在香煙彌漫的床上。分別之后,他羞于去看那美麗的霓裳舞袍,甚至放下箏不再彈奏。他頻繁地思索著,寒冷中孤獨的枕頭令他感到膽怯。他曾因為歲月的流轉而留下了霜髭,輕輕地撥弄著纖細的發絲,像是輕輕地撫摸著他所思念的人。他不斷地閱讀著舊詞新句,時常坐在幽窗前。在藥物和衣物中,他的憂愁一度被放松,但轉身又拿起行囊,重新踏上旅途。無論是朝氣蓬勃的早晨還是黃昏歸家,春筍的重疊都給他增添了煩惱。
賞析:
《華胥引》以細膩、抒情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離愁別緒。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詩人通過對顰翠葉、蘭房、霓裳舞袍等形象的描繪,展現了他內心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他的心境時而平靜、時而憂傷,在孤獨和離別中感受到歲月的沉淀和生活的變遷。詩中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方式使人產生共鳴,引發讀者對離愁別緒和人生矛盾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愁思為主題,通過對情感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將內心的痛苦和矛盾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細膩而感人的抒情風格,是宋代詩詞的重要特點之一,也是楊澤民的創作風格。《華胥引》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情感的傳達,呈現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追求,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