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圃觀白蓮 / 作者:王同祖 |
掩書嬌春歛恨深,蓮包欲實又成空。
都緣不肯為云雨,開落非關一夜風。
|
|
郡圃觀白蓮解釋: 《郡圃觀白蓮》是宋代詩人王同祖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掩書嬌春歛恨深,
蓮包欲實又成空。
都緣不肯為云雨,
開落非關一夜風。
詩意:
這首詩以郡圃觀白蓮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蓮花的觀察和感悟。詩中描繪了蓮花的嬌嫩和蓓蕾的渴望開放,但又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如愿。詩人以蓮花為象征,表達了人生中許多美好事物都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以及人生中的遺憾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掩書嬌春歛恨深:
"掩書"意味著詩人沉浸在書中,"嬌春"表示春天的美好和溫柔。"歛恨深"意味著詩人內心的痛苦和遺憾。這句話描繪了詩人沉浸在書海中,但心中的痛苦和遺憾無法抹去。
蓮包欲實又成空:
"蓮包"指的是蓮花的蓓蕾。"欲實又成空"表示蓮花蓓蕾希望開放,但最終卻未能如愿。這句話通過描繪蓮花的生長過程,表達了人生中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未能實現的遺憾。
都緣不肯為云雨:
"都"表示全部,"緣"表示原因。這句話意味著蓮花未能開放的原因并非天際的云雨,也就是說,蓮花的開放不受外界條件的限制。這也可以引申為人生中美好事物未能實現的原因,并非外界環境的制約,而更多取決于內在因素。
開落非關一夜風:
"開落"表示蓮花的開放和凋謝。"一夜風"表示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這句話表達了蓮花的開放和凋謝并不完全取決于外界環境的變化,而是有其內在的規律和節奏。
整首詩以蓮花為象征,通過描寫蓮花的生長和開放過程,抒發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未能實現的遺憾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蘊含的哲理和對人生的感悟,使其具有深遠的意義,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