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 / 作者:張表臣 |
白鴿潛來入紫槽,朱鸞飛去唳青霄。
江邊塞上情何限,瀛府霓裳曲再調。
漫道靈妃鼓瑤瑟,虛傳仙子弄云璈。
小憐破得春風恨,何似今宵月正高。
|
|
琵琶解釋: 《琵琶》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表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鴿潛來入紫槽,
朱鸞飛去唳青霄。
江邊塞上情何限,
瀛府霓裳曲再調。
漫道靈妃鼓瑤瑟,
虛傳仙子弄云璈。
小憐破得春風恨,
何似今宵月正高。
中文譯文:
一只白鴿悄悄地飛入了紫槽,
一只紅鸞飛過高聲啼鳴在青霄。
江邊上的塞情意何限制,
瀛府里的霓裳曲再次被演奏。
遙遠的道路上,靈妃敲打著瑤琴,
虛幻的傳聞說仙子彈奏著云璈。
可憐的人們破碎了春風的怨恨,
何如今夜的明月正高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琵琶為主題,通過琴韻和仙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和情感的追尋。
首先,詩中描繪了一只白鴿悄悄地飛入紫槽,一只紅鸞飛過高聲啼鳴在青霄。這里通過鴿子和鳳凰的形象,展現(xiàn)了美好的景象和音樂的奇妙聲音,給人一種寧靜和神秘的感覺。
接著,詩中提到江邊和塞上的情感是無限的。這表達了作者對邊塞地區(qū)的思念之情和對邊塞文化的贊美。邊塞地區(qū)常常是戰(zhàn)亂和邊疆民族文化的交融之地,情感的糾葛和邊塞文化的獨特性在這里得到了體現(xiàn)。
然后,詩中出現(xiàn)了瀛府和霓裳曲。瀛府是神話中仙境的所在地,而霓裳曲則是傳說中仙女演奏的音樂。這部分描寫中,作者通過仙境和神話的元素,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俗的意境,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最后,詩中提到了春風和明月。春風象征著溫暖和希望,而明月則寓意著光明和高遠。通過對春風和明月的破碎和高掛的對比,詩詞傳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琵琶、邊塞、仙境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和情感的追尋,以及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它展現(xiàn)了宋代風格的詩意和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