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瀾亭 / 作者:許將 |
危亭高處倚巖隈,西望蒲菖海浪回。
山戴鰲頭天外出,水浮鰍穴地中來。
千重側崦扶搖沒,萬里分流混沌開。
|
|
觀瀾亭解釋: 《觀瀾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許將。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危亭高處倚巖隈,
西望蒲菖海浪回。
山戴鰲頭天外出,
水浮鰍穴地中來。
千重側崦扶搖沒,
萬里分流混沌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自然景色。詩人站在危險的亭子上,依靠在山巖的拐角處。他向西眺望,看到蒲菖海的波浪回蕩。山脈好像戴著鰲魚頭,似乎超越了天空;水面上漂浮著鰍魚的洞穴,仿佛來自地中。山巒起伏連綿,如同巨大的云彩消失;河流分散開來,形成了混沌的景象。
詩中的"危亭"代表著一個高處,也暗示著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追求和冒險。"巖隈"描繪了山巖的形狀,突出了自然的崎嶇和壯美。"蒲菖海"是指寬廣的海洋,表達了詩人遠望的廣闊視野和無邊無際的海浪回蕩的景象。
詩中的"山戴鰲頭天外出,水浮鰍穴地中來"是以夸張的手法描繪山和水的景象。山峰高聳入云,好像超越了天空的邊界;水面上漂浮著鰍魚的洞穴,仿佛來自地底的深處。這種夸張的描寫加強了詩中山水之間的對比,形成了一種奇特而壯觀的景象。
"千重側崦扶搖沒,萬里分流混沌開"描繪了山巒和河流的景象。山巒層層疊疊,仿佛遮擋了天空,令人無法看到盡頭;河流分散開來,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河道,呈現出一片混沌的景象。這種描寫表達了自然界的廣袤和復雜,使讀者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壯麗和神秘。
整首詩通過夸張的手法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秘感。詩人以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想象力,將山水描繪得生動而豐富,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審美享受。同時,詩中的山水景色也可以引發人們對自然的思考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