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行再用前韻 / 作者:仲并 |
一棹苕溪去,千門榆火新。
老來猶是客,病起怯逢春。
儒館妙人物,吟毫泣鬼社。
平生經濟業,勉矣正逢辰。
|
|
舟行再用前韻解釋: 《舟行再用前韻》是宋代詩人仲并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船只駛離苕溪,遠離故鄉,千家萬戶的榆樹點燃了篝火。盡管年事已高,我仍是一個旅客,當病痛降臨,我心生畏懼。我曾在儒學的殿堂里遇見了許多聰慧的人,他們用毛筆吟唱著,為死去的親人流淚。一生以來,我一直勤勉地從事經濟工作,現在正值時辰,我要繼續努力。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船上離開苕溪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離鄉別井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年老、疾病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同時展示了詩人對文化、藝術和努力奮斗的贊美。
在詩詞中,苕溪、榆火、儒館等意象都是具有濃郁的宋代文化特色。苕溪象征著離鄉背井,榆火則是人們在夜晚用來照明的火焰,寓意著家園的溫暖。儒館代表了文化和學問的殿堂,吟毫泣鬼社則表現了詩人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詩人巧妙地刻畫了自己的境遇和內心世界。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出對生命的思索和對人生價值的關注。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困境的勇敢面對。通過描繪個人的心境和感受,詩人引發了讀者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深思。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仲并詩人的才華和感悟。它將個人的經歷與人生的普遍命題相結合,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人生價值和努力奮斗的認同。這種融合了個人情感和社會關懷的表達方式,使得《舟行再用前韻》成為一首富有哲理和感人的宋代詩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