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章伯深臞怪圖 / 作者:仲并 |
杖策山隈亦水濱,閒中未害飽經綸。
何曾寂寞嵌巖裹,慣著風流廓廟人。
|
|
題章伯深臞怪圖解釋: 題章伯深臞怪圖
杖策山隈亦水濱,
閒中未害飽經綸。
何曾寂寞嵌巖裹,
慣著風流廓廟人。
【中文譯文】
題章伯深奇怪的圖畫
拄著拐杖,游走于山間和水邊,
閑暇之中,未受到繁忙事務的干擾。
從未感到孤寂,深深嵌于巖石之間,
習慣了風華流麗的廟堂之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的作者是宋代的仲并,他以《題章伯深臞怪圖》表達了一種寧靜自在、超脫紛擾的境界。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杖策山隈(拄著拐杖在山間徜徉)和亦水濱(在水邊游走),展現了他逍遙自在、恣意徜徉的生活態度。他在閑暇之余,沒有被繁瑣的經綸之事所困擾,保持了一種寧靜的心境。
其次,詩中提到“何曾寂寞嵌巖裹”,表達了詩人從未感到孤獨,仿佛自己深深嵌于巖石之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這種寂靜并非孤獨,而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
最后,詩人以“慣著風流廓廟人”結尾,暗示自己習慣了與風華流麗的廟堂之人相處。這里的廟堂并非指現實的官場,而是一種高雅、精神的境界。詩人在自然與人文的交融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表現了詩人對閑逸自得、與自然共生的向往,以及對高雅人文的追求。詩中蘊含的詩意在于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與世無爭,同時注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