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過吳江謁臞庵翁少留為賦二詩 / 作者:仲并 |
明明窗色極知晚,隔岸喧闐祗掩關。
上下亭臺煙雨外,參差花竹水云間。
從多萌剪東南柳,勝絕新增西北山。
客路十年辛苦裹,也容一日及公閒。
|
|
舟過吳江謁臞庵翁少留為賦二詩解釋: 舟過吳江謁臞庵翁少留為賦二詩
明明窗色極知晚,隔岸喧闐祗掩關。
上下亭臺煙雨外,參差花竹水云間。
從多萌剪東南柳,勝絕新增西北山。
客路十年辛苦裹,也容一日及公閒。
中文譯文:
明亮的窗紙顯露出黃昏的色彩,隔岸傳來喧囂的聲音只能掩蓋住心靈的思緒。
樓臺閣榭在雨霧之外,錯落有致地點綴著花草竹木,水面和云彩交織成一幅美妙的畫卷。
我剪下了許多東南方的垂柳,也欣賞過西北方壯麗的山景。
作為客人,經歷了十年的辛勞和艱難,終于得到了一天的閑暇,這令人欣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船上經過吳江,拜訪臞庵翁(指老僧人)并留下兩首賦詩的情景。詩人通過舟行的過程,以及船上的窗紙、隔岸的喧囂聲、樓臺閣榭、花草竹木、水面和云彩等元素,展現了一個寧靜而優美的江南風光。明亮的窗紙映照出黃昏的色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日暮的寂寥。隔岸的喧囂聲與內心的思緒形成對比,顯示了作者內心的深邃和超脫。樓臺閣榭、花草竹木、水面和云彩等景物通過參差錯落的排列,營造出一幅富有韻律和層次感的畫面,凸顯了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不同風景的贊美,東南方的垂柳和西北方的山巒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作為旅客的辛勞和艱苦,以及他渴望享受片刻閑暇的心情。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展示了作者對江南風光的感悟和對人生苦樂的體驗。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繁雜喧囂世界的超脫。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同時也透露出他對旅途辛勞和對片刻閑暇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覺,令人沉浸其中,領略江南的美麗與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