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子詩 / 作者:李石 |
無心已作不鳴雁,恃氣多慚反走雞。
大道三杯仙落托,隨齋一缽佛菩提。
|
|
扇子詩解釋: 《扇子詩》是宋代李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心已作不鳴雁,
恃氣多慚反走雞。
大道三杯仙落托,
隨齋一缽佛菩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李石對生活和修行的思考。詩人以自然界的兩種鳥類(雁和雞)作為隱喻,借以表達人生的無常和自身的局限。他感嘆自己無心追求功名利祿,卻無法像雁鳥那樣出類拔萃,而自滿于自己的聰明才智,反而像雞一樣平庸。在面對人生的追求時,李石認為追求個人修行和追求世俗利益并不沖突,而是可以共存的。他認為大道(指修行之道)和世俗的三杯酒可以共享,而菩提(指佛法的覺悟)則可以在日常的齋食(指修行中的清凈飲食)中獲得。
賞析:
《扇子詩》通過對雁和雞的比喻,抒發(fā)了作者對于個人選擇和人生態(tài)度的思考。詩人認為,成功與失敗不僅僅取決于個人的努力,也受到命運的左右。他對功名利祿并不追求,而更加注重個人修行和內(nèi)心的平和。李石通過借用道教和佛教的象征意義,表達了修行之道與世俗生活的交融與平衡。他認為,修行的境界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體驗和實現(xiàn),而不必完全遠離塵囂。這種思想傳達了一種超脫于功利主義和追求名利的境界,強調(diào)了個人內(nèi)心修煉和對生活的平和態(tài)度的重要性。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思想,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于人生和修行的獨特見解。它引人深思,并讓讀者思考自己對于人生和追求的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