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子詩 / 作者:李石 |
缺月空云弄晚晴,讀書燈影度微明。
梧桐未肯收殘雨,猶作窗間打葉聲。
|
|
扇子詩解釋: 《扇子詩》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夜晚讀書時的景象和情感。
詩詞通過描繪月亮被云遮擋、讀書時燈影微弱的情景,展現(xiàn)了一種寧靜而寂靜的氛圍。詩中的“缺月空云弄晚晴”意味著月亮被云彩遮蔽,夜晚的天空顯得空曠而明亮。讀書的人在微弱的燈光下投射出來的影子,將書房映照得微明。這樣的描繪傳達出一種幽靜的氛圍,讓讀者感受到安靜、專注的讀書時光。
詩中還提到了梧桐樹和窗外的雨聲。梧桐樹是一種常見的樹種,因其葉子形狀似扇子而得名。詩中的梧桐樹還未完全搖落殘雨,窗外傳來葉子摩擦窗戶的聲音。這種細微的聲音增加了詩詞的細膩感。通過描繪這樣的細節(jié),詩人將讀書的環(huán)境描繪得更加真實和生動。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安靜的夜晚讀書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詩意,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專注。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環(huán)境細節(jié)的描繪,傳達了讀書時的寧靜和專注狀態(tài),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安靜、清凈環(huán)境的向往和喜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