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子詩 / 作者:李石 |
只教人喜莫教嗔,此是天公最至仁。
吹落吹開俱有意,閒花野草漫爭春。
|
|
扇子詩解釋: 《扇子詩》是宋代李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只教人喜莫教嗔,
此是天公最至仁。
吹落吹開俱有意,
閒花野草漫爭春。
詩意:
這首詩詞以扇子為主題,表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扇子描繪了人生的喜怒哀樂,以及大自然的循環和生命的美好。詩詞中蘊含著對宇宙至善至美的贊美,以及對人生短暫而珍貴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扇子的神奇魅力和廣闊的意象空間。首句“只教人喜莫教嗔”,表達了人們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不如意時,應以喜悅的心態去面對,而不是嗔怨和抱怨。這句話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第二句“此是天公最至仁”則表達了對宇宙的贊美和敬畏。詩人將扇子比作天公,將其開合吹動的動作比作天公的至仁之舉。這里的“至仁”意味著宇宙間一切事物的和諧和無私,扇子的開合吹動象征著宇宙的運行和萬物的生滅。通過這樣的比喻,詩人將扇子升華為象征宇宙至善至美的存在。
最后兩句“吹落吹開俱有意,閒花野草漫爭春”揭示了扇子作為一種藝術品的獨特魅力。扇子的吹落、吹開動作不僅有實際的功能,也具有藝術性。它們象征著自然界中萬物的生長和變化,以及人類對美的追求。詩人以“閒花野草漫爭春”的形象描繪了自然界中萬物爭相生長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繁華和短暫。扇子作為人們欣賞和使用的藝術品,傳達了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美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扇子的描繪,傳達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對宇宙至善至美的贊美,以及對人生短暫而珍貴的思考。它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藝術的獨特見解,引發人們對生命和美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