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事 / 作者:李石 |
苔掃彌旬雨,花開數日晴。
蝶輕矜鬼翅,鶯巧學僮聲。
|
|
感事解釋: 詩詞:《感事》
作者:李石(宋代)
詩意:
《感事》是一首描繪自然景物和動物的短詩,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細微而美好的事物的感受。詩中描寫了苔蘚在雨中被清掃,花朵在幾天晴朗的天氣中綻放。同時,詩人提到了蝴蝶翩翩起舞,矜持地展示它們的神秘之美;而黃鶯也巧妙地模仿著仆人的聲音。這些景象讓詩人感到欣喜,并通過這些平凡的事物傳達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賞析:
李石的《感事》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動物描繪得栩栩如生。詩人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讓讀者感受到了對微小事物的細膩觀察和對生活的熱愛。
首先,詩中的苔蘚和花朵展現了自然中的變化和循環。苔掃彌旬雨,表達了清晨雨后,人們用笤帚掃除苔蘚的場景。這一景象展示出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同時也暗示了生活的細致和繁復?;ㄩ_數日晴,描繪了花朵在晴朗的天氣中綻放的美麗景象,凸顯了自然的生機和變化。
其次,詩中的蝴蝶和黃鶯象征著自然界中的靈動和多樣性。蝶輕矜鬼翅,描述了蝴蝶優雅地翩翩起舞,展示出它們的神秘和美麗。這里的蝴蝶不僅僅是一種昆蟲,更是詩人對自由、浪漫和變幻的表達。鶯巧學僮聲,黃鶯巧妙地模仿著仆人的聲音,顯示出它們機智和靈巧的本領。這種仿效不僅是對自然界中各種聲音的模仿,也是對自然界多樣性的贊美。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寫,傳遞出詩人對生活中細微之美的敏銳觀察和熱愛之情。它呈現了一個平靜而美好的自然世界,讓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體味到寧靜與溫暖。《感事》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也喚起了讀者對生活中點滴美好的關注和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