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柏二首 / 作者:李石 |
思人誰復念婆娑,窟室崖陰未易磨。
四十圍間看溜雨,三千年后數(shù)恒河。
不堪與世供狙杙,尚許遺民占鳥窠。
從此便名夫子樹,匡人斤斧奈予何。
|
|
古柏二首解釋: 《古柏二首》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柏二首
思人誰復念婆娑,
窟室崖陰未易磨。
四十圍間看溜雨,
三千年后數(shù)恒河。
不堪與世供狙杙,
尚許遺民占鳥窠。
從此便名夫子樹,
匡人斤斧奈予何。
譯文:
思念的人又會想起那搖曳的古柏嗎?
它矗立在洞窟和崖壁的陰影下,巖石的侵蝕并未輕易摧毀它。
在圍繞它四十歲的時間里,我看著雨水滑落,
在三千年后,我數(shù)著恒河的河水。
它不堪與世界為伍,只能供人作為狙杙(猴子攀爬的桿子)使用,
但它仍然允許遺民們占據(jù)鳥窠。
從此以后,它被稱為夫子樹,
斧頭和鋸子又怎能傷害到我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古柏樹為主題,通過描繪古柏的形象和表達詩人的情感,展示了古柏的堅韌和不屈的精神。古柏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植物,象征著長壽、堅持和不屈不撓的品質(zhì)。它在洞窟和崖壁的陰影下生長,承受著歲月的沖刷,卻依然屹立不倒,展現(xiàn)出了它的頑強和不易磨滅的特質(zhì)。
詩中的古柏被賦予了人的情感,詩人思念著它,關(guān)注著它的境況。詩人用"四十圍間看溜雨"描繪了古柏經(jīng)歷了四十個季節(jié),見證了無數(shù)次雨水的滑落,強調(diào)了它的歷史悠久和與時間的對峙。而"三千年后數(shù)恒河"更是強調(diào)了它的歷史價值和持久力量。
詩中還表達了古柏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境遇。它不堪與世界為伍,只能被當作供人攀爬的猴桿,但它仍然允許遺民們占據(jù)鳥窠,給予了他們一絲遮風擋雨的溫暖。
最后兩句"從此便名夫子樹,匡人斤斧奈予何"表達了古柏堅不可摧的姿態(tài)。"夫子樹"指的是古代的圣賢所樹立的標桿,詩人將古柏與圣賢相提并論,彰顯了古柏的高尚品質(zhì)和不可侵犯的地位。"匡人斤斧奈予何"表示即使是斧頭和鋸子也無法傷害到它,表現(xiàn)了它的剛毅和不可征服的氣概。
這首詩通過對古柏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長壽、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身對困境和挫折的頑強抗爭精神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古柏的形象,并通過與人類情感的聯(lián)系,展示了古柏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所具有的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給人以啟示和鼓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