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芙蓉 / 作者:李石 |
榮枯一氣內,造化本自公。
春花與秋蔕,孰云有不同。
試看木芙蕖,雨露滋芳叢。
嫣然生百巧,秀色傾房櫳。
婢子有不愜,偃蹇霜枝紅。
溪柳疏其西,池荷亞其東。
等作一物看,曾是煩春工。
開闔寓至理,歲事號秋風。
惟有桃李場,感嘆無言中。
|
|
木芙蓉解釋: 《木芙蓉》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木芙蓉的美麗和生命的無常,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抒發了詩人對生命和歲月變遷的思考。
詩中描述了木芙蓉的生長過程,以及春天和秋天的對比。木芙蓉在雨露的滋潤下,生長茂盛,花朵嬌艷多姿,給人以愉悅的感受。然而,雖然春花與秋蔕同屬花朵,但它們的形態和特點卻有所不同,從而反映了生命的多樣性和變化。
詩人通過木芙蓉的生長過程,寄托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他認為生命的榮枯是相互聯系的,而造化的安排是公正的。人們常常喜歡追求春天的美好,卻不愿面對秋天的衰敗。然而,正是秋天的來臨,才使得春天的美麗更加珍貴。詩人以木芙蓉為例,表達了對生命多樣性和變遷的認同,以及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衰老和死亡的接受。
詩中還描繪了溪水旁的垂柳和池塘中的荷花,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增強了整首詩的美感。婢子的不滿和枯枝上的霜紅,進一步襯托了木芙蓉的婉約之美。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折射出人生的哲理。詩人以木芙蓉為象征,表達了對生命多樣性和變遷的理解,同時也表達了對秋天、衰老和死亡的接受。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和描寫,詩人呈現了生命的美麗和脆弱,以及歲月無情的流逝。
這首詩的詩意深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喻,表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詩人以木芙蓉為主題,以自然景物為線索,展示了生命的美麗與脆弱,以及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這首詩通過樸素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給人以啟迪,使人對生命和自然界產生深厚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