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參政惠書唁及亡兒開二首 / 作者:李石 |
顙馬非才具,蝸牛惜弊廬。
風時甘伏枕,風雨阻來車。
藥裹衣巾內,梅花酒盞疏。
江湖慰寂寞,一紙故人書。
|
|
周參政惠書唁及亡兒開二首解釋: 《周參政惠書唁及亡兒開二首》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這首詩以悼念逝去的兒子和思念亡友的情感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緒和寂寞之情。
詩中的第一句“顙馬非才具,蝸牛惜弊廬”意味著詩人的才能有限,不能為上級朝廷做出更多的貢獻,而自己的生活卻十分困苦。接著描述了風雨交加的日子里,詩人甘愿枕風而眠,卻因風雨的阻隔而無法前往親友之間。詩中還提到了藥物包裹在衣巾之中,顯示了詩人身體上的疾病和痛苦。梅花酒盞的形象是對孤寂的寄托,象征著詩人內心的憂傷與寂寞。最后一句“江湖慰寂寞,一紙故人書”表達了詩人藉由收到故友的書信而在江湖之間尋找安慰和慰藉。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物質生活的困窘和內心的孤寂,表達了對逝去兒子和亡友的思念之情。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和樸素的描寫,展現了自己在世俗紛爭中的無奈和困頓。詩詞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的無奈和對友情家庭的思念,以及對自身才能的自省。整首詩流露出深深的憂傷和寂寞之意,觸動人心,引發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體悟。
這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凝練而真摯。通過對個人命運和人際關系的反思,詩人以純粹的情感表達了生活中的困頓、憂傷和孤寂。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人生的艱辛和無奈,同時也能體會到詩人對友情和親情的珍視和懷念之情。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內涵,讓讀者思考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引發共鳴和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