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禱雪堋口廟 / 作者:李石 |
岷峨皎皎玉千峰,只欠平川一尺融。
土霧不成云外霰,江沙半雜夜來風。
針頭可惜丘中麥,堋口來祈應上公。
飽死侏儒果何意,連年調年戰聲中。
|
|
禱雪堋口廟解釋: 《禱雪堋口廟》是宋代詩人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禱雪堋口廟》中文譯文:
岷峨皎皎玉千峰,
只欠平川一尺融。
土霧不成云外霰,
江沙半雜夜來風。
針頭可惜丘中麥,
堋口來祈應上公。
飽死侏儒果何意,
連年調年戰聲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冰雪覆蓋的冬天景象,以及人們在此時期待雪融的心情。
詩的開頭寫道:“岷峨皎皎玉千峰,只欠平川一尺融。”這句描述了雄偉的山峰,與平坦的平原相比,缺少一絲春意。這里的“玉千峰”形象地描繪了山峰在雪的覆蓋下顯得潔白如玉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土霧不成云外霰,江沙半雜夜來風”,通過描寫土地上的霧氣和江沙中夾雜著夜風的情景,表達了雪未融化的寒冷和清冽。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人們盼望雪融的心情。作者寫道:“針頭可惜丘中麥,堋口來祈應上公。”這里的“針頭可惜”形容了人們對農作物的期待,希望雪融化后莊稼能生長。而“堋口來祈應上公”則表示人們來到廟宇祈求上天的庇佑。
最后兩句“飽死侏儒果何意,連年調年戰聲中”,通過“飽死侏儒果何意”表達了人們對戰亂的厭倦和對和平的追求。這里的“侏儒果”是指戰爭中的非正常死亡,希望在連年的戰亂聲中獲得和平與安寧。
整首詩詞以雪為景,通過描繪冰雪覆蓋的景象和人們對雪融化的期待,抒發了作者對和平與溫暖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社會動蕩的反思,表達了人們對戰亂的厭倦和對和平的追求。這首詩詞通過雪的意象,以及對雪融化帶來的改變的期待,寄托了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對社會和諧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