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黃安國同年 / 作者:李石 |
沙水夜仍白,江月曉未收。
聯船共一岸,撼枕聞開頭。
五湖翻然歸,鳧雁蘆花秋。
低徊弄水雪,笑面會有由。
有如此江波,大小同一浮。
纖花不自惜,風卷隨輕鷗。
誰能徇殘啄,五羖肥幾牛。
我欲知行津,上峽詢耡耰。
|
|
送黃安國同年解釋: 詩詞:《送黃安國同年》
沙水夜仍白,江月曉未收。
聯船共一岸,撼枕聞開頭。
五湖翻然歸,鳧雁蘆花秋。
低徊弄水雪,笑面會有由。
有如此江波,大小同一浮。
纖花不自惜,風卷隨輕鷗。
誰能徇殘啄,五羖肥幾牛。
我欲知行津,上峽詢耡耰。
【中文譯文】
夜晚的沙水仍然明亮,江上的月光未被收回。
聯結的船只停靠在同一岸邊,搖動的船舷聲傳入枕頭邊。
五湖的風波翻涌而歸,野鴨和候鳥飛回蘆花秋。
低頭弄水中的雪花,笑臉上見著一絲由然。
江水浩渺,無論大小都一同漂浮。
纖細的花朵并不自卑,風卷起,與輕盈的海鷗一同飛翔。
誰能舍棄殘缺和損失,五羖肥牛又有幾只。
我想知道前方的行船之渡口,上船咨詢耕耘的農夫。
【詩意與賞析】
《送黃安國同年》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詩人以簡練而細膩的文字描繪了夜晚的江河景色,表達了對友人黃安國的送別之情。
詩中首先描述了夜晚的沙水明亮如白晝,江上的月光依然明亮,未被天明所收回。這種景色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覺,也暗示了離別的情緒正在逼近。
接著,詩人描繪了聯結的船只停靠在同一岸邊,船舷的搖動聲傳入枕頭邊,這種聲音使人不禁聯想到離別的痛苦和難舍之情。
詩的下半部分,描寫了五湖的風波翻涌而歸,野鴨和候鳥飛回蘆花秋。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述來寄托離別之情,表達了友人歸程的寄托和祝福。
最后,詩人通過描繪低頭弄水中的雪花,以及笑臉上的一絲由然,表達了對友人的期望和祝福。詩人認為江水浩渺,不論大小都一同漂浮,纖細的花朵并不自卑,風卷起,與輕盈的海鷗一同飛翔。這里用自然景物來寄寓友人的前程,希望他能放下煩惱,積極面對未來。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期望,誰能舍棄殘缺和損失,五羖肥牛又有幾只。這里象征著友人能夠克服困難,取得更大的成就。
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寓意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送別之情、以及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福。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和寄托,詩人展示了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對友人未來的期許,使整首詩具有濃郁的離別情懷和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