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夔門呈王待制 / 作者:李石 |
手挈東風上水關,鳳書迎日看新班。
五湖家世烏衣巷,三峽樓臺赤甲山。
畫戟門開春盡永,臥龍帳穩海波閒。
安危大計須公等,天定應知即賜環。
|
|
到夔門呈王待制解釋: 《到夔門呈王待制》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手挈東風上水關,
鳳書迎日看新班。
五湖家世烏衣巷,
三峽樓臺赤甲山。
畫戟門開春盡永,
臥龍帳穩海波閑。
安危大計須公等,
天定應知即賜環。
詩意:
詩人手挽著東風,穿過水關,來到夔門,向王待制呈上信函。鳳凰托書迎接朝陽,欣賞新班的表演。五湖之家世代居住在烏衣巷,而三峽的樓臺矗立在赤甲山上。畫戟的大門在春天敞開,寓意著春天的永恒。在臥龍帳篷中,他感受到了海浪的寧靜。處理安危之大計需要公正的人等,因為天命已定,應該知道給予的榮譽。
賞析:
這首詩詞以夔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一種壯麗和恢弘的氛圍。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東風、水關、鳳凰、夔門等景物,營造出一種宏大的場景感。同時,詩中還交織了對家世、樓臺和戰爭的描繪,體現了社會的多樣性和歷史的變遷。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公正和天命的思考,強調了處理重大事務需要公正和明智的決策。
整首詩詞以描寫景物為主,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的熱愛和贊美。通過對詩中景物的細膩描繪,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和歷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對公正和天命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李石對于自然和社會的獨特感悟,同時也呈現了宋代文人的壯麗情懷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