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蓋公堂 / 作者:李石 |
林靜有集鳥,水濶多潛魚。
未能急期會,乃更談清虛。
吾家柱下史,不讀城旦書。
偶挾一語契,到官十日初。
仙人水雪容,訪我云霞居。
掃地蔭修竹,引水澆芙蕖。
吏最果不足,丞負良有余。
深文到穴鼠,百巧呈山狙。
從今結繩內,只可禁網疏。
雖非膠西室,有此指南車。
|
|
蓋公堂解釋: 《蓋公堂》是宋代詩人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景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清虛自然和追求寧靜的向往。
譯文:
林靜中有聚集鳥鳴,
水面寬廣多游魚。
未能匆匆相會,
反而更加談論虛無。
在我家的史官座下,
不讀城旦的書籍。
偶然得一句契合之言,
到官已過了十天。
仙人的容顏如水雪般清秀,
來訪我在云霞之居。
清掃地面,為修竹樹提供蔭涼,
引水澆灌芙蕖花。
官吏們最多也就是能力不足,
而丞相卻能承擔更多。
深文在洞穴中的老鼠,
百巧呈現在山中的猿猴。
從今以后,結繩內部,
只能禁止網羅的雜念。
雖然不是膠西室(指南方的學府),
卻有了這個指南車。
詩意和賞析:
《蓋公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寧靜和清虛的追求,表達了詩人對紛繁世事的疲倦與厭倦,渴望遠離塵囂,追尋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詩中的林靜、水濶、集鳥、潛魚等描繪了一幅寧靜的山水田園景象,展現了自然的美妙和生機。詩人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尋找一種內心的寧靜和超脫,表現了他對紛繁世俗的疲憊與厭倦。
詩中提到的"清虛",指的是追求心靈的純凈和超越塵世的境地。詩人希望能與人相會,但卻更愿意談論虛無,表達了他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對清靜心境的追求。
詩中還提到了詩人的家中有史官座下,但他不讀城旦的書籍,顯示了他對世俗權勢和功名利祿的冷漠態度。他對修身養性、追求清靜的行為更加看重和推崇。
詩中的仙人、云霞、修竹、芙蕖等形象,以及深文的老鼠和百巧的猿猴,都是對自然和清靜生活的向往和贊美。詩人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紛繁世事的冷漠和失望。
最后的"結繩內部"和"指南車",象征著詩人內心的自律和尋求方向的努力。詩人希望通過自我約束和內心的引導,排除雜念,遠離世俗的紛擾,找到自己的人生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