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吳道明推官并問趙莊叔何公禮兄弟 / 作者:李石 |
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
我適歸未得,此別那不思。
高才府從事,芙蕖映清池。
堂堂萬卷書,樂此簿領卑。
公退得繞膝,戲彩笑脫頤。
山路宿雨乾,籬落黃橘垂。
歸鞍三百里,處處吟酒旗。
趙子與南陽,衡門各棲遲。
下馬恐問及,說與黃梅期。
尚念鴻雁行,冷落秋風吹。
|
|
送吳道明推官并問趙莊叔何公禮兄弟解釋: 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
我適歸未得,此別那不思。
高才府從事,芙蕖映清池。
堂堂萬卷書,樂此簿領卑。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客的場景,詩人與吳道明推官依別于涪水上。詩人為吳道明推官的離去感到惋惜,他將吳道明推官視為有才華的官員,居官清廉,生活優雅,故稱之為高才府從事。詩人用“芙蕖映清池”來描繪吳道明推官居所的景象,這里充滿了花草的美麗和寧靜。
由于詩人的適齡,他尚未回到自己的家鄉,在別離之際,他難免感到思念之情。他說自己“適歸未得”,暗示他對歸鄉的向往。他希望能早日重逢故土和親人。
詩人稱贊了吳道明推官的學識和才華,表示自己雖然身份卑微,但也能欣賞高雅之物。他對吳道明推官的曠達豪邁十分敬佩,不愧為才華出眾之人。
接著,詩人轉述了與趙莊叔何公禮兄弟分別的情景。他們和吳道明推官不同,是家族出身的士人,在南陽衡門定居。當詩人下馬與他們見面時,他擔心詢問趙莊叔何公禮兄弟的情況會讓他們感到不適,于是詩人只是向他們傳達了黃梅相聚的問候。
最后兩句描繪了秋日的惆悵情緒,詩人感到鴻雁飛行和涼風吹散了歸家的思念。他感嘆歸鄉之路的遙遠,但也表達了對飲酒作樂的歡愉之情。整首詩描繪了送客別親人的離愁之情,展現了作者對于美好生活和家人團聚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