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新趙宰 / 作者:李石 |
身作涪江未歸客,更送行人出南陌。
行人磊落高皇孫,桃李賨城看朱白。
高才觸事無不爾,百里莫嫌民社窄。
魯恭卓茂意何者,豈有居官名赫赫。
不須打鴨驚鴛鴦,抵幾疾書呼五百。
阿奴公退在眼底,可以彈琴把書冊。
此時尚及詩筒來,談笑千山萬山隔。
|
|
送新趙宰解釋: 《送新趙宰》是宋代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新趙宰
身作涪江未歸客,
更送行人出南陌。
行人磊落高皇孫,
桃李賨城看朱白。
高才觸事無不爾,
百里莫嫌民社窄。
魯恭卓茂意何者,
豈有居官名赫赫。
不須打鴨驚鴛鴦,
抵幾疾書呼五百。
阿奴公退在眼底,
可以彈琴把書冊。
此時尚及詩筒來,
談笑千山萬山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行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行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個身在涪江而未歸的客人,他不僅親自送行,而且行人是一位高貴的皇孫,表現出行人的高雅和磊落的品質。詩人借行人之口,表達了對桃李村鎮和朱白山水的贊美,展現了行人對美景的欣賞和心境的寬廣。
詩中展示了行人的才華和胸懷,他在處理事務時無不體現聰明才智,即使百里之地也不嫌民社狹窄。行人魯恭卓茂,意志堅定,他并不追求居官的名利,官職的高低對他來說并不重要,因為他的志向和意義遠遠超越了這些。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行人的贊嘆和思念之情。詩人稱贊行人的才華不需要刻意炫耀,就像不需要敲打鴛鴦來驚動它們一樣。行人只需寫幾百字的信函,就能表達豐富的思想和感情。阿奴公(可能是行人的別稱)退到了行人的眼底,這是對行人仁義和寬厚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行人的深深懷念。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與行人能夠再次相聚的心愿,但千山萬山的距離使他們相隔甚遠,只能通過詩篇來傳遞思念和歡樂。這里通過與行人的對話,展示了詩人縱使身處異地,仍與行人有著深厚的情誼。
《送新趙宰》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行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展示了行人的高尚品質和深廣的胸懷,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美景和親友的眷戀和愿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給人以溫馨和回味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