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旱 / 作者:李石 |
四月旱火坤西維,湫潭百丈滄江湄。
潭中老龍帝所御,偃蹇不任世俗羈。
招呼頻費香火誠,去則甚速來何遲。
炎官火傘日輪午,一塵不動天琉璃。
火光之中興白霧,風伯鼓鞴雷奮椎。
黑云壓城白晝暝。
倒瀉銀漢傾天池。
帝勅九烏以震死,血飽龍吻紛淋漓。
再拜謂龍曷少霽,龍與我職均有司。
商霖儻可通帝夢,正直炯炯唯龍知。
|
|
夏旱解釋: 《夏旱》是宋代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夏季旱災的景象,并展現了祈求龍神降雨的場景。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月旱火坤西維,
湫潭百丈滄江湄。
潭中老龍帝所御,
偃蹇不任世俗羈。
這首詩詞以夏季旱災為背景,描述了干旱的景象。夏天的火熱讓大地干涸,沒有一絲雨水的滋潤,這種干旱狀況已經持續了很久。在這干旱的景象中,作者提到了一個叫做湫潭的地方,潭中居住著一條老龍,它是帝王之神,駕馭著天龍掌管著天氣。老龍懶散而倦怠,不愿接受世俗的約束。
招呼頻費香火誠,
去則甚速來何遲。
炎官火傘日輪午,
一塵不動天琉璃。
人們為了祈求老龍的降雨,頻繁地燃燒香火,表達真誠的祈愿。他們期待著雨水的到來,希望老龍能夠快速而及時地回應。盡管太陽當空炎熱,烈日高懸,但是天空中的琉璃色的晴空卻一絲動靜也沒有,沒有一絲云彩的出現。
火光之中興白霧,
風伯鼓鞴雷奮椎。
黑云壓城白晝暝,
倒瀉銀漢傾天池。
然而,在火焰的照耀下,突然升起了白色的霧氣,從火光中升騰而起。風伯擂動著巨大的鞴鼓,雷神揮動著震撼人心的雷電之錘。黑云壓城,使白晝變暗,天空仿佛是黑夜一般。接著,滂沱的雨水如銀河傾瀉而下,宛如傾天之池。
帝勅九烏以震死,
血飽龍吻紛淋漓。
再拜謂龍曷少霽,
龍與我職均有司。
這場狂風暴雨是由上天的皇帝親自發布的命令所引發的,九只神鳥受命而出,以雷聲之勢撕裂了干旱的天地。雨水如洪水般洶涌而至,血腥的龍吻飄散在空中,血跡紛飛。人們再次跪拜,問龍為何遲遲不停雨,希望龍能盡快停止降雨。詩人聲稱自己與龍有同樣的職責和使命,都是掌管天氣的神明。
商霖儻可通帝夢,
正直炯炯唯龍知。
希望商人的禱告和祭品可以傳達到上天的皇帝,并且讓皇帝在夢中得知商人的真誠。只有龍知道商人的真正心意,只有龍能夠洞察人心的正直。
這首詩詞《夏旱》以干旱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述人們祈求龍神降雨的場景,展示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干旱所帶來的痛苦的描繪。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干旱、火焰與雨水的對比,強調了干旱的嚴重性和人們對雨水的期盼。同時,詩人通過描繪龍神的形象和人們祈求的場景,表現了對神靈的崇拜與依賴,并強調了人與神之間的聯系與共同使命。
整首詩詞以平淡樸實的語言描繪了干旱與雨水的對比,情感真摯而深沉,展現了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通過描述人們祈求龍神降雨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干旱所帶來的苦難的共鳴和對龍神的仰慕與期待。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現了自然界的偉力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