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黃州東坡 / 作者:李石 |
斯文元佑間,一代人物好。
我生嗟已后,不及見此老。
朅來東坡上,雪堂亞荒草。
此州三家村,大江流浩浩。
四海矜重名,六丁護殘藁。
傷心逐客令,失腳空山道。
昔為魑魅憎,今作神明禱。
小橋行吟處,風葉付誰掃。
|
|
游黃州東坡解釋: 《游黃州東坡》是宋代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斯文元佑間,一代人物好。
我生嗟已后,不及見此老。
朅來東坡上,雪堂亞荒草。
此州三家村,大江流浩浩。
四海矜重名,六丁護殘藁。
傷心逐客令,失腳空山道。
昔為魑魅憎,今作神明禱。
小橋行吟處,風葉付誰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游歷黃州東坡的場景,表達了對東坡的景色和歷史的惋惜之情。詩詞首先稱贊了這片土地上出產的杰出人才,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生于斯文元佑(時名)之后,未能親眼見到此地名士的遺憾之情。
詩詞中描述了東坡的景致,雪堂荒蕪、草木凋零,但大江卻依然奔騰流淌。這一景象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更替,黃州東坡的歷史和美麗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是當初的輝煌。
接下來,詩詞提到了三家村、大江和六丁護殘藁,描繪了黃州東坡的地理和社會環境。四海矜重名和六丁護殘藁的對比,暗示了黃州東坡曾經輝煌燦爛的過去和如今的衰敗。
詩詞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黃州東坡的懷念和對逝去歲月的傷感。逐客令使得傷心難以言表,而在空山道中失腳,更是體現了作者在游歷中的困惑和迷茫。
最后幾句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東坡的禱告和對小橋風景的描繪。小橋行吟處,風葉紛飛,詩人表達了對曾經吟唱詩詞的場景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黃州東坡的景色和歷史,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名士輝煌的懷念之情。同時,詩人對黃州東坡的景色和風景進行了細膩的描繪,展示了他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對詩意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