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韻計教授 / 作者:李石 |
糟丘盡醉國人狂,誰似東家禮義鄉。
萬卷短檠磨歲月,一生寒硯敵水霜。
飯牛坐待扶桑白,戰馬初歸塞草黃。
奏牘三千君未晚,殿幃正要上書囊。
|
|
再次韻計教授解釋: 《再次韻計教授》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糟丘盡醉國人狂,誰似東家禮義鄉。
萬卷短檠磨歲月,一生寒硯敵水霜。
飯牛坐待扶桑白,戰馬初歸塞草黃。
奏牘三千君未晚,殿幃正要上書囊。
詩詞的中文譯文:
酒劣的山丘使國人沉迷醉鄉,誰能像東家一樣擁有禮義之鄉。
萬卷書籍的短檠磨礪歲月,一生中寒冷的硯臺與冰霜相抗衡。
與牛共進餐,等待著扶桑的曙光,戰馬初次回歸草原已經黃了。
奏上三千篇奏章,君王尚未晚,宮殿中的幃帳正準備裝滿書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場景和意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理想境界和追求的向往。詩的開頭提到了糟丘,暗指社會亂象、人們的沉迷與放縱,而作者則希望像東家一樣能夠有禮義之鄉,展現出對道德和傳統價值的追求。
接著,詩中描述了作者辛勤學習的場景,萬卷書籍的短檠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磨礪。作者一生中寒冷的硯臺與冰霜相抗衡,表達了他堅韌不拔、不畏艱辛的精神。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飯牛坐待和戰馬初歸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旺和國家安定的期望。他期待著扶桑的曙光,寄托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期望,他希望能夠向君王呈上三千篇奏章,展示自己的才華與抱負。同時,詩中提到的殿幃和書囊也象征著權力和知識,表達了作者追求官職和學識的愿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不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對理想生活、國家繁榮和個人成就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思想追求和社會現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