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郡南二孫 / 作者:李石 |
虞初秘府六百本,老子柱下五千言。
吾家道學天生種,端有斯文示子孫。
|
|
示郡南二孫解釋: 《示郡南二孫》是宋代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虞初時,我家隱居在郡南,
秘府中收藏著六百本經書,
老子的《道德經》更是有五千言。
我家世代傳承的是道學的精髓,
我們家族始終保持著文雅的風范,
我特意寫下這首詩,給子孫們以榜樣。
詩意:
《示郡南二孫》這首詩表達了李石對自家家族道學傳統的自豪和傳承的決心。詩中提到了家族收藏的大量經書,其中特別提到了老子的《道德經》,顯示了家族對道學思想的重視。李石希望子孫們能夠珍惜家族的傳統,繼承家族的優良品德和文化傳統,保持高尚的品格和文雅的風范。
賞析:
李石的《示郡南二孫》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家族道學傳統的自豪和傳承的期望。詩的開頭以虞初為背景,暗示了家族世代隱居在郡南的清靜之地,與塵世的紛擾相隔離,更能專心于學問修養。接著提到收藏的六百本經書,以及老子的《道德經》五千言,展示了家族對學問的執著和沉淀。詩的最后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子孫們能夠繼承家族的道學傳統,保持家族的精神風貌。
這首詩詞通過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家族文化傳統的珍視和對子孫們的期望。詩中所提到的虞初、府藏經書和老子的《道德經》等元素,都體現了宋代文化中對道學的重視和崇尚,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家族凝聚力和傳統的力量。這首詩詞鼓勵人們珍惜文化傳統,傳承優良品德,并以此為基石,繼續發揚家族的精神風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