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處道 / 作者:李石 |
上馬挑書束破裘,宦情薄處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雖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處移文尋舊社,尚因奇字憶方舟。
西川儻有東來雁,莫道曾無截鐙留。
|
|
送處道解釋: 《送處道》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好友處道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象,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友誼的珍貴。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上馬挑書束破裘,
宦情薄處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雖好,
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處移文尋舊社,
尚因奇字憶方舟。
西川儻有東來雁,
莫道曾無截鐙留。
詩詞的賞析如下:
這首詩以深情的筆觸勾勒了離別的情景。詩人上馬,挑著已破舊的裘袍,意味著他即將離開。他感慨地說,官場的壓力使得他無法在這個淡薄的季節里安然享受秋天的宜人氛圍。
詩中提到的“二年”指的是詩人在擔任某個職位時的時間。他稱贊了那里的山水景色,但他心中卻充滿了離別之情。他離開之后,他的心思會回到過去的社交圈子,因為那里有令他懷念的友人和交往。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思考。他說即使遠在西川的地方有東方的候鳥回來,也不要說曾經沒有離別的痕跡。這句話象征著友情的長久和重要性,即使時光流轉,友誼仍然存在。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感。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隱含的意象,詩人表達了對友誼的思念和珍視。這首詩在樸素中透露著深情,讓人感受到離別的苦澀和友情的珍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