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夜啼 / 作者:李石 |
鸞鏡愁添眉黛,羅裙瘦減腰肢。
一回見了一回病,彈指誤佳期。
醉里懵騰淚洗,夢中著摸魂飛。
一春多少閑風雨,亭院落花時。
|
|
烏夜啼解釋: 《烏夜啼》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石。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鸞鏡愁添眉黛,
羅裙瘦減腰肢。
一回見了一回病,
彈指誤佳期。
醉里懵騰淚洗,
夢中著摸魂飛。
一春多少閑風雨,
亭院落花時。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女子的憂愁和痛苦。她的眉黛因為悲傷而變得愁苦,她的腰肢因為瘦削而減弱。她一次次地遭遇疾病,錯過了相見的美好時光。在醉酒中,她懵懵懂懂地流下了淚水,仿佛在夢中觸摸著飛逝的靈魂。整個春天里,有多少無聊的風雨,亭院中的花朵凋零時節。
賞析:
《烏夜啼》描繪了一種憂愁和痛苦的氛圍,通過形象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以下是對詩詞的分析:
首兩句“鸞鏡愁添眉黛,羅裙瘦減腰肢”,通過對女子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她的憂愁和病態之美。以鸞鏡和羅裙為象征,突出了她的美麗和柔弱。
“一回見了一回病,彈指誤佳期”,這兩句表達了女子因病錯過了與心愛之人相見的時機,暗示了她的悲傷和無奈。
“醉里懵騰淚洗,夢中著摸魂飛”,通過描寫女子在醉酒中的迷惘和夢中觸摸飛逝的靈魂,表達了她內心深處的痛苦和迷茫。
最后兩句“一春多少閑風雨,亭院落花時”,通過春天的景象描繪,表現了女子孤獨無依的境況,花朵凋零象征著她心靈的枯萎。
整首詩以細膩而悲涼的筆觸描繪了女子的內心世界,展現了她因疾病和遺憾而沉浸在痛苦之中的形象。詩中運用了鮮明的意象和隱喻,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無奈和對遺憾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