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中措(聞鶯) / 作者:李石 |
飄飄仙袂縷黃金。
相對弄清音。
幾度教人誤聽,當窗綠暗紅深。
一聲夢破,槐陰轉午,別院深沈。
試問綠楊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
|
朝中措(聞鶯)解釋: 詩詞:《朝中措(聞鶯)》
朝代:宋代
作者:李石
飄飄仙袂縷黃金。
相對弄清音。
幾度教人誤聽,
當窗綠暗紅深。
一聲夢破,
槐陰轉午,
別院深沈。
試問綠楊南陌,
何如紫椹西林。
中文譯文:
飄飄仙袂縷黃金。
相對演奏清音。
多次使人誤聽,
窗前綠意濃郁。
一聲夢醒,
槐樹的陰影轉向正午,
別院深邃。
請問綠楊樹下的南大街,
與紫椹樹的西林相比如何?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寧靜的場景。詩人身處于朝廷中,看到一位仙女般的女子(飄飄仙袂)穿著華麗的黃金衣袂,在一旁彈奏著清脆的樂曲。她的音樂多次讓人誤以為是鳥兒的歌聲,使得窗外的綠意更加濃郁。然而,突然間一聲夢醒的聲響打破了寧靜,槐樹的陰影也轉向了正午。詩人深深感嘆,這樣的美好景象只是短暫存在于別院之中。最后,詩人提問,南大街上的綠楊樹與西林中的紫椹樹相比,哪一個更加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瞬間的美好景象,讓讀者感受到了寧靜與美麗。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飄飄仙袂”形容女子的衣袂華麗飄逸,“相對弄清音”描繪了她演奏樂曲的情景,通過對綠意和紅光的描繪,創造了一種清新的氛圍。詩人通過槐樹陰影轉向正午和一聲夢醒的描寫,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暫的,人們容易錯過。最后的提問則增加了詩歌的思考性和哲理性,引發讀者對美的思考和比較。整首詩給人一種恬靜的感覺,讓人沉浸在那一瞬間的美麗與遺憾之中,引發對生命和美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