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心動 / 作者:馬子嚴 |
雨洗胭脂,被年時、桃花杏花占了。
獨惜野梅,風骨非凡,品格勝如多少。
探春常恨無顏色,試濃抹、當場微笑。
趁時節(jié),千般冶艷,是誰偏好。
直與歲寒共保。
問單于、如今幾分嬌小。
莫怪山人,不識南枝,橫玉自來同調(diào)。
豈須摘葉分明認,又何必、枯枝比較。
恐桃李、開時妒他太早。
|
|
花心動解釋: 《花心動》
雨洗胭脂,被年時、桃花杏花占了。
獨惜野梅,風骨非凡,品格勝如多少。
探春常恨無顏色,試濃抹、當場微笑。
趁時節(jié),千般冶艷,是誰偏好。
直與歲寒共保。
問單于、如今幾分嬌小。
莫怪山人,不識南枝,橫玉自來同調(diào)。
豈須摘葉分明認,又何必、枯枝比較。
恐桃李、開時妒他太早。
中文譯文:
雨水洗凈胭脂,被歲月侵蝕,桃花和杏花盛開一片。
只可惜野梅,風姿非凡,品格勝過多少花朵。
探春常常抱怨沒有鮮艷的顏色,試著濃抹,微笑對鏡。
在這個時節(jié),千般妖嬈,是誰更受青睞。
與寒冷歲月共同守護。
問單于,如今變得多么嬌小。
不要怪山中人,不認識南方的枝葉,真正美玉的品質(zhì)天生如此。
又何須摘下葉子來明明白白認證,何必與枯枝相比。
怕桃樹和李樹開花時會嫉妒它們過早的喜悅。
詩意和賞析:
《花心動》是馬子嚴的一首宋代詩詞,通過描寫花的不同形態(tài)和特色,表達了作者對花朵品格的贊美和對傳統(tǒng)審美觀念的反思。
詩中提到雨洗胭脂,指的是雨后花朵的濕潤和鮮艷,但又被歲月侵蝕,桃花和杏花競相開放,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然而,作者獨自欣賞野梅,認為它的風姿與眾不同,品格勝過其他花朵。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探春,即戴上濃妝和微笑對鏡子,希望能夠擁有鮮艷的顏色。這里可以理解為對傳統(tǒng)審美觀念的批判,認為裝飾和外表并非決定一切。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花的妖嬈和審美趣味的不同,質(zhì)問單于,即天帝,問他現(xiàn)在多么嬌小。這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審美趣味的多樣性的思考和對傳統(tǒng)審美標準的質(zhì)疑。
最后幾句,作者說不需要摘下葉子來確認真正美麗的花朵,也沒有必要與枯枝相比較。并擔心桃樹和李樹會嫉妒它們過早的開花。
整首詩揭示了詩人對于傳統(tǒng)審美觀念的質(zhì)疑和對于真正美麗的品德的贊美,表達了對于審美趣味的個人見解和追求獨特美感的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