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勸耕 / 作者:真德秀 |
鞠育當知父母恩,弟兄更合識卑尊。
孝心盡處通天地,善行多時福子孫。
|
|
長沙勸耕解釋: 《長沙勸耕》是宋代真德秀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鞠育當知父母恩,
弟兄更合識卑尊。
孝心盡處通天地,
善行多時福子孫。
詩意:
這首詩詞強調了尊敬父母和親情的重要性,以及兄弟之間相互尊重的價值。詩人認為孝心之深能夠貫通天地,而善行的積累將給子孫后代帶來福祉。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崇尚孝道和弘揚家庭倫理的觀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之一。以下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鞠育當知父母恩"強調了孝道的重要性。"鞠育"指的是恭敬地頂禮,這里表達了對父母的敬重之情。詩人通過這句話告誡人們要知道父母的恩情,要以虔誠的心去孝順父母。
第二句"弟兄更合識卑尊"強調了兄弟之間的親情和相互尊重。"合識卑尊"意味著兄弟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不分高低尊卑。這句話體現了家庭和睦相處的理念,以及親人之間平等互助的態度。
第三句"孝心盡處通天地"表達了孝心的偉大和深遠。無論是在天上還是地下,只要心中懷有孝道,孝心就能傳達到任何地方。這句話強調了孝道的普適性和超越性,將孝心與宇宙相聯系。
最后一句"善行多時福子孫"強調了善行積累帶來的好處。通過行善積德,人們可以為子孫后代帶來福祉。這句話提醒人們要以善行為指導,為了未來的世代積累美好的福報。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家庭倫理和傳統道德觀念,強調了孝道、親情和善行的重要性。它向讀者傳遞了一種親情和社會責任的價值觀,鼓勵人們秉持著這些價值觀去生活,構建和諧的家庭與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