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李光 |
元亮賦歸去,富貴比浮云。
常於鬧里,端的認得主和賓。
肯羨當年軒冕,時引壺觴獨酌,一笑落冠巾。
園圃日成趣,桃李幾番春。
挹清風,追往躅,事如新。
遺編諷詠,斂衽千載友斯人。
君愛謫仙風調,我恨樓船迫脅,終污永王璘。
何似北窗下,寂寞可棲神。
|
|
水調歌頭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李光創作的《水調歌頭·元亮賦歸去》。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元亮賦歸去,富貴比浮云。
常於鬧里,端的認得主和賓。
肯羨當年軒冕,時引壺觴獨酌,一笑落冠巾。
園圃日成趣,桃李幾番春。
挹清風,追往躅,事如新。
遺編諷詠,斂衽千載友斯人。
君愛謫仙風調,我恨樓船迫脅,終污永王璘。
何似北窗下,寂寞可棲神。
詩意:
《水調歌頭·元亮賦歸去》描繪了元亮離去的景象,表達了對名利浮云的淡泊態度。詩人自謙自己只善于生活中的熱鬧場合,能區分主客的身份。他并不羨慕過去曾擔任官職的榮華富貴,寧愿自己舉杯獨飲,笑掉頭上的冠巾。園圃的景致日漸豐美,桃李花開過幾番春天。他享受清風,追憶往事,一切都如嶄新般美好。他通過遺編詩文來諷刺詠史,虔誠地向千年友人致敬。他認為君王追求謫仙般的風雅,而他卻憎恨樓船所帶來的壓迫,最終玷污了永王璘的名聲。他認為自己與北窗下的寂寞神靈相比更加安適。
賞析:
這首詩詞以抒發個人情感為主,通過對元亮歸去和自身處境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詩中的"富貴比浮云"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看法,認為富貴榮華只是虛幻的云煙,不值一提。詩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只適合在熱鬧的場合中活動,擅長辨認身份和分辨主客。他并不羨慕曾經的官職和權勢,更喜歡獨自舉杯暢飲,表達了對享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中的園圃景致和桃李花開的描繪,以及挹清風、追往躅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和過去回憶的向往。他通過遺編詩文來諷刺詠史,表達對過去友人的思念和致敬之情。最后,詩人通過對君王和自己命運的對比,表達了對清貧寂寞生活的認同和安適感。
總之,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泊態度,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美好事物和友情的珍視。它以自嘲的口吻和對比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感受和思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一種淡然超脫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