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何大圭 |
今夕出佳月,銀漢瀉高寒。
風纏云卷,轉覺天陛玉樓寬。
疑是金華仙子,又喜經年藥就,傾出玉團團。
收拾江河影,都向鏡中蟠。
橫霜笛,吹明影,到中天。
要令四海瞻望,千古此輪安。
何歲何年無月,唯有謫仙著語,高絕不能攀。
我欲喚空起,云海路漫漫。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今夕出佳月》是宋代詩人何大圭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一位仙子出現在今夜美麗的明月之下的景象,展現了她的神秘與美麗。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今夕出佳月,銀漢瀉高寒。
風纏云卷,轉覺天陛玉樓寬。
疑是金華仙子,又喜經年藥就,傾出玉團團。
收拾江河影,都向鏡中蟠。
橫霜笛,吹明影,到中天。
要令四海瞻望,千古此輪安。
何歲何年無月,唯有謫仙著語,高絕不能攀。
我欲喚空起,云海路漫漫。
詩詞中的"今夕出佳月"意味著今夜明月的美好出現。"銀漢瀉高寒"形象地描繪了明月灑落在高空的寒冷感。"風纏云卷"表現出風與云交織的景象,給人一種凌亂與流動的感覺。"轉覺天陛玉樓寬"則將仙子出現的地方比作廣闊的天宮。
接下來的幾句"疑是金華仙子,又喜經年藥就,傾出玉團團"描寫了仙子的美麗和仙品之氣。她的美麗使人誤以為她是金華仙子,而她的仙氣則表現在她傾倒出像玉一樣圓潤的月光。
"收拾江河影,都向鏡中蟠"表達了明月的倒影在江河中遼闊流動的景象,同時也借鏡子來比喻江河。"橫霜笛,吹明影,到中天"則描繪了吹奏橫笛的聲音,使明月的倒影更加明亮,直至達到天空的中心。
接下來的幾句"要令四海瞻望,千古此輪安"表達了詩人希望這美麗的明月能讓人們四海皆仰望,并且永遠安定下來,成為千古流傳的傳世之物。
"何歲何年無月,唯有謫仙著語,高絕不能攀"表明明月的美麗超越了時間的限制,只有仙人才能創作出能描述這美景的語言,而普通人無法達到這個高度。
最后兩句"我欲喚空起,云海路漫漫"表達了詩人渴望能夠召喚云彩,踏上漫長的云海之旅,以追尋這美麗明月的愿望。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想象力展示了明月之美和仙境的神秘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