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花 / 作者:宋自遜 |
揭紙糊窗莫放開,園丁新送木犀來。
繞屏著色無非畫,盡日烘香不用煤。
同氣相求唯徑菊,后生可畏獨江梅。
月中一應靈和異,待向仙娥覓種栽。
|
|
桂花解釋: 《桂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宋自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桂花揭紙糊窗莫放開,
園丁新送木犀來。
繞屏著色無非畫,
盡日烘香不用煤。
同氣相求唯徑菊,
后生可畏獨江梅。
月中一應靈和異,
待向仙娥覓種栽。
譯文:
桂花貼在窗紙上,不要打開窗戶,
園丁剛送來了新鮮的木犀花。
繞著屏風擺放,好像一幅畫,
整日散發香氣,不需要燒煤。
同樣的氣息只有菊花相互追求,
后輩們應該敬畏獨自開放的江梅花。
月亮中的一切都神秘而異彩紛呈,
期待著找到仙娥,種下這些花。
詩意:
這首詩以桂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桂花的香氣和美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桂花被貼在窗紙上,不打開窗戶的意象,突出了桂花香氣的濃烈和持久,與它的美麗形成鮮明對比。詩中還提到了木犀花,木犀與桂花一同出現,襯托了桂花的高貴和珍貴。
詩人通過將桂花和木犀花與繪畫和藝術相比較,強調了桂花的美感和藝術價值。桂花被描繪成一幅畫,而它的香氣則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不需要借助外物(如煤)來烘托。
詩詞的后半部分以菊花和江梅花作對比,表達了后輩應該敬畏和追求獨特的品質和個性。菊花象征著堅韌和純潔,而江梅花則象征著孤傲和獨立,后生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月亮中的仙娥和美好事物的期待,同時也暗示了對未來的憧憬和追求。
賞析:
《桂花》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桂花的美麗和香氣,同時通過對花卉的比喻和象征,抒發了對美和個性的追求。詩人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使詩詞更富有意境和張力。通過對不同花卉的對比,詩人展示了他對美和人格的獨特見解,以及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桂花為線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手法,展現了作者對美和個性的關注,同時也傳遞了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首詩詞既有感官上的享受,又有思想上的啟示,值得品味和欣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