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偶成四首 / 作者:廖行之 |
春色堂堂去,云容故故陰。
情連芳草遠,愁共碧波深。
一雨能多久,鳴鳩只合瘖。
杖頭方寂寞,那得濁醪斟。
|
|
暮春偶成四首解釋: 《暮春偶成四首》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暮春偶成四首》中文譯文:
春天的美景盛開著絢爛色彩,云朵像舊時一樣陰沉。
情感連接著遙遠的芳草,憂愁與碧波同深。
一場雨能持續多久呢?鳴鳩卻只能無聲無息。
手杖上的寂寞,怎能品嘗到渾濁的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象,通過自然景觀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春天的美景正在蓬勃發展,但同時云朵卻使天空變得陰沉。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與遙遠的芳草和碧波相連,似乎與外界的美景形成了共鳴。然而,盡管大自然的變化和美麗,但人們內心深處的憂愁卻依然存在。作者思考著一場雨能持續多久,暗示著事物的短暫和無常。最后,作者提到手杖上的寂寞,暗示著他的孤獨和無聊,渴望品嘗一杯渾濁的酒,尋求片刻的寬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暮春時節的內心感受。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自然現象,將作者的情感與外界景象相結合,展現出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春天的美景與內心的憂愁相對照,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內心的矛盾。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渴望,給人以深思的啟示。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共鳴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