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舅氏耕隱圖 / 作者:廖行之 |
平生澤物心,不計飽一吻。
中年厭道路,回首荒二頃。
有口不自餬,誰其識莘尹。
天子閔斯勞,祠官養閑冷。
庶人乃敢召,往役義唯謹。
兩手不袖藏,扶犁遍畦畛。
云胡三百廛,正可一笑哂。
置之他勿問,樂此果何慍。
能敬師冀缺,弗治謝楊惲。
深思鹵莽報,寧憚作勞愍。
拳拳畎畝志,尚愿國多稔。
長哦七月篇,知公非素隱。
|
|
題舅氏耕隱圖解釋: 《題舅氏耕隱圖》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澤物心,不計飽一吻。
中年厭道路,回首荒二頃。
有口不自餬,誰其識莘尹。
天子閔斯勞,祠官養閑冷。
庶人乃敢召,往役義唯謹。
兩手不袖藏,扶犁遍畦畛。
云胡三百廛,正可一笑哂。
置之他勿問,樂此果何慍。
能敬師冀缺,弗治謝楊惲。
深思鹵莽報,寧憚作勞愍。
拳拳畎畝志,尚愿國多稔。
長哦七月篇,知公非素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廖行之對平凡生活的頌揚和對尊師重道的思考。詩人表達了一個平凡農民的心聲,他不計較物質的豐富,只求一份感恩的心意。中年的詩人厭倦了世俗的紛擾,回首過去,發現自己荒廢了兩頃田地。他感嘆自己雖然有口卻沒有機會享用,沒有人能理解他的辛勞。天子和祠官都冷落了他,只有普通百姓才敢召喚他,他們對待他的勞作充滿敬意。詩人手不藏私,扶著犁在農田中勞作。他嘲笑那些云游四方而不務農的人,認為他們可笑。詩人希望將自己的心境置于一旁,不去問世間的事情,快樂地過著這樣的生活。他欣賞和尊敬楊惲先生,并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尊師重道的人。詩人深思報答恩師的意義,寧愿忍受辛苦,也不愿意懶散怠惰。他心懷著對農田的熱愛和渴望,希望國家能夠豐收。最后,他長嘆自己的詩篇不如楊惲先生的千秋之作,表明自己并非楊惲那樣的隱士。
賞析:
《題舅氏耕隱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平凡農民的生活狀態和詩人對尊師重道的崇敬之情。詩中表達了對農田勞作的敬意,以及對紛繁世事的超脫和追求簡樸的態度。詩人通過對比天子和祠官冷落自己,以及對云游不務農的人的嘲諷,強調了農田勞作的價值和意義。詩人對楊惲的敬仰也體現了他對尊師重道的理念。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農田勞作和尊師道德的贊頌。通過詩人的思考和感悟,讀者可以感受到對簡樸生活《題舅氏耕隱圖》是宋代詩人廖行之的作品。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農田勞作和平凡生活的珍視。詩人不計較物質的豐富,只求一份感恩和滿足。他感到厭倦了紛繁的世事,回首過去,發現自己荒廢了兩頃田地,對此感到懊悔。詩人認為自己有口卻沒有機會享受,無人能夠理解他的辛勞。他覺得天子和祠官都冷落了他,只有普通百姓才敢召喚他,對他的勞作充滿敬意。
詩人以扶犁遍田的形象表達了他對農田勞作的熱愛和投入。他嘲笑那些四處游蕩而不務農的人,認為他們的行為可笑。詩人希望將自己的心境置于一旁,不去過問世事,享受這樣的生活。他敬重楊惲先生,并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尊師重道的人。
詩人思考如何回報恩師,寧愿勞動也不愿懶散。他懷著對農田的熱愛和希冀,希望國家能夠豐收。最后,他自謙自己的詩篇不及楊惲先生的千秋之作,表明自己并非楊惲那樣的隱士。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農田勞作和平凡生活的贊美,以及對尊師重道的敬仰。詩人通過對比社會地位的差異和對農田勞作的嘲諷,呈現了自己對平凡生活的滿足和追求簡樸的態度。詩中融入了對師道和農田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尊師和勞動的重視。整首詩鋪陳簡練,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傳達了對簡樸生活和尊師道德的思考和贊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