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 / 作者:廖行之 |
一年好景負黃花,洗眼江梅傲歲華。
把酒欲從天問月,知時誰解營飛葭。
人情似水多涇渭,世味如禪說蜜樝。
只可高吟酬節物,鶯聲早晚又天涯。
|
|
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解釋: 《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年好景負黃花,
洗眼江梅傲歲華。
把酒欲從天問月,
知時誰解營飛葭。
人情似水多涇渭,
世味如禪說蜜樝。
只可高吟酬節物,
鶯聲早晚又天涯。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年美好的景色被黃花所勝過,
洗滌眼睛的江梅傲然盛開。
舉起酒杯,欲向天空問候那明亮的月亮,
知道時節的人是誰解釋飛翔的蘆葦。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有如水流,有時相通,有時相隔,
世間的滋味像禪宗一樣默默地說著甘甜的蜜樝。
只有高吟這些佳節的美物才能回報,
黃鶯的歌聲早晚又飄渺在天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和人情世事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人情世事的感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以“一年好景負黃花”來形容美好的景色被黃花所遮蔽,暗示著時光流轉,美好的事物也會逝去。接著,通過描繪江梅的傲然盛開,表達作者對自然美的贊嘆,也暗示了自己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把酒欲從天問月,知時誰解營飛葭”,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命運的思考。作者舉起酒杯,意欲向天空中的明亮月亮詢問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起伏,同時也意味著作者對命運的質問。而“知時誰解營飛葭”則表達了對人生命運的困惑,不知道該由誰來解釋。
接下來兩句,“人情似水多涇渭,世味如禪說蜜樝”,表達了作者對人情世事的觸動和感悟。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如同水流,有時相通,有時相隔,而世間的滋味則像禪宗一樣默默地述說著甘甜的蜜樝,這里用禪宗和蜜樝的比喻,展現了作者對世間事物的超然和淡泊態度。
最后兩句,“只可高吟酬節物,鶯聲早晚又天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自然聲音的向往。作者認為只有通過高吟這些佳節的美物,才能回報自然和世間的美好。而鶯聲則象征著自然的美好聲音,作者期待著鶯聲早晚又飄渺在天涯,表達了對自然和遠方的思念和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事的描繪,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詩詞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禪宗的意象,以及對人情世事的觸動和感悟,展示了作者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的向往。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哲理和意境,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深邃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思緒,引發人們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