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前韻 / 作者:廖行之 |
有賦為招隱,無文可送窮。
郢歌應寡和,齊瑟自難工。
好在南山霧,高眠北牖風。
此心奚所得,要與古人同。
|
|
和前韻解釋: 《和前韻》是宋代詩人廖行之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賦為招隱,無文可送窮。
郢歌應寡和,齊瑟自難工。
好在南山霧,高眠北牖風。
此心奚所得,要與古人同。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廖行之的無奈之情。他在詩中表示自己并不擅長寫賦作品,無法通過文辭來吸引貴族官員的青睞,也無法通過文學創作來改變自己貧困的命運。他感嘆郢歌(楚國的歌曲)的聲音已經很少被人傳唱,齊瑟(一種古代樂器)也無法演奏出美妙的音樂。詩人認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就像南山的霧一樣不被人所認識,而他只能在北邊的窗戶邊高枕無憂地享受著微風。他思考自己的內心得到了什么,卻希望與古代的文人有共通之處。
賞析:
《和前韻》這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無奈之情。詩中的郢歌和齊瑟被用作隱喻,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的文化和藝術的懷念,以及對自身才華未被賞識的無奈。南山霧和北牖風則象征著詩人孤獨而安逸的生活狀態。詩人表達了對與古人共同的心靈追求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內心世界能與古代文人相通。整首詩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理想的追求。廖行之通過簡練的文字將自己的心境展示出來,給讀者帶來了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