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 / 作者:廖行之 |
長笑癡兒戀戲衫,拖泥帶水漫卑凡。
何如一動君王聽,不入徒勞簿尉銜。
細水循除空虢虢,泰山終古鎮巖巖。
可憐司馬身華寵,晚作諛書擬奏函。
|
|
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解釋: 《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是宋代廖行之的詩作。該詩表達了對癡兒戀戲衫的嘲諷,以及對權貴虛偽行為的批判。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笑癡兒戀戲衫,
拖泥帶水漫卑凡。
何如一動君王聽,
不入徒勞簿尉銜。
細水循除空虢虢,
泰山終古鎮巖巖。
可憐司馬身華寵,
晚作諛書擬奏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調侃的口吻揭示了一個癡兒對戲衫的執著和對現實世俗的無知。詩中的“長笑”形容了癡兒對戲衫的癡迷程度,而“拖泥帶水”則暗指他的沉迷和愚昧。然而,詩人認為,與其追求虛幻的戲衫,不如去爭取君王的關注和傾聽。他嘲諷癡兒不顧現實,卻無法得到君王的青睞,進而對那些徒勞無功的官員和官職表示不屑。
下一段描寫了“細水循除空虢虢,泰山終古鎮巖巖”。這句話暗指那些虛偽的權貴和官員,他們表面上行為端正,但實際上卻驕橫跋扈。這句話借用了虢國的典故,虢國是歷史上一個以勇猛著稱的國家,但在結盟時卻表現得軟弱無能。通過這個典故,詩人在表達他對權貴的不滿和不信任。
最后兩句描寫了司馬的身份和境遇。司馬是古代官職的一種,通常是負責輔佐君王的重要職位。這里的司馬被賦予了華寵的身份,意味著他曾經受到過皇帝的寵愛。然而,現在他卻晚節不保,去寫諂媚之書,希望通過奉承來獲得官職的青睞。這里詩人以司馬為代表,批判了那些出賣原則和底線的權貴和官員。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癡兒和權貴的形象描繪,以及對官員的諷刺和批評,表達了對虛偽和徒勞的鄙視。它呼吁人們應該珍視真實和正直,追求真正的價值,而不是陷入虛幻和虛偽的追求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