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湖南汪倉十首 / 作者:廖行之 |
賦政頻年合簡求,民情滋欲得公留。
雖然湖外私膏澤,須索樊侯入佐周。
|
|
壽湖南汪倉十首解釋: 《壽湖南汪倉十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詩集。這組詩詞描繪了湖南地區的景色和社會現象,并表達了對政治清廉和官員能力的期望。下面是對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壽湖南汪倉十首》
賦政頻年合簡求,
民情滋欲得公留。
雖然湖外私膏澤,
須索樊侯入佐周。
詩意和賞析:
這組詩詞的詩意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政治清廉和官員的能力。詩中通過描繪民情和地方的繁榮發展,表達了對廉潔政治和有能力的官員的渴望和期望。
首先,詩中提到“賦政頻年合簡求”,表達了對政治清廉的追求。廖行之希望政府能夠以簡潔高效的方式來治理,減少繁文縟節,以求更好地滿足民眾的需求。
其次,詩中描述了湖南地區的繁榮景象,指出民情蓬勃發展,希望有能力的官員能夠留下來為民眾服務。“民情滋欲得公留”表達了對官員不追逐私利、能夠真正為民眾謀福祉的期望。
最后兩句“雖然湖外私膏澤,須索樊侯入佐周”,暗示了湖南地區雖然自然資源豐富,但需要有能力的官員來管理和開發這些資源。樊侯是指一個有才干的官員,希望他能夠加入政府,為湖南的發展和治理提供支持。
整個詩詞通過描繪地方的現狀和表達對政治清廉和能力的期望,展示了作者對社會進步和民眾福祉的關注。它呼喚著有能力、有擔當的官員為民眾謀福祉,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治理的期望和對政府改革的渴望。 |
|